姓 名 | 王群 | |
性 别 | 女 |
出生年月 | 1979-01 |
职 称 | 教授 |
职 务 |
|
最终学历 | 博士研究生 |
学 位 | 博士学位 |
电 话 |
|
e-mail | junyang110771@163.com | 近影 |
一、个人简介
王群,女,1979年1月出生,安徽省肥西县人。教授,博士生导师,安徽省首批旅游业青年专家,安徽省旅游景区质量评定专家,安徽师范大学文津学者,安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负责人。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、旅游管理与旅游地理科学研究以及景区管理、导游考试培训实践等工作。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,省部级项目3项,厅级项目4项,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,主持与参加地方政府委托的旅游规划及相关项目30多项。在《旅游学刊》、《地理学报》、《地理研究》、《自然资源学报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。
二、工作与学习经历
1998.9—2002.7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,获管理学学士学位;
2002.9—2005.7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硕士专业,获管理学硕士学位;
2012.9—2015.7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人文地理博士专业,获理学博士学位;
2005.7—至今 留校工作。
2015.12-2016.12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。
三、研究方向和领域
旅游生态与可持续发展、旅游景区与社区管理、旅游消费者行为等。
四、讲授课程
本科生课程:旅游景区管理、旅游消费者行为学、旅游市场营销学等;
研究生课程:旅游消费者行为、景区管理、旅游目的地营销等。
五、科研成果
代表性科研论文:
1、孙晶琦,王群*,朱跃,等. 旅游地环境正义研究进展与启示[j].旅游学刊,2024, 39(6):115-128.
2、黄从慧,王群*. 旅游社区居民生态正义感知及空间差异研究——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[j]. 旅游科学,2024,38(4):59-79.
3、许婧, 王群*. 自然旅游地游客生态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:以黄山风景区为例[j].中国生态旅游, 2024,14(2):359-374.
4、范习平,王群*,陈铭杨,等.区域旅游地共生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复杂性特征研究 ——以黄山市为例[j]. 南京师大学报( 自然科学版),2023,46(1):46-54.
5、卜诗洁,王群,卓玛措.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演变下三江源国家公园居民生计韧性分析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,2023,42(1):132-136.
6、王群,许婧,袁宏瑞,等. 传统与复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特征与路径: 基于符号学视角[j] .中国生态旅游, 2023, 13(1):138-151.
7、袁宏瑞,王群*. 旅游与生态共生演进模式与生态安全判定——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徽省黄山区为例[j].旅游学刊, 2022, 37(12):25-38.
8、周鲒琦,王群*.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成长模式研究——以金寨县为例.中国生态旅游,2021,11(6):953-966.
9、王群,杨万明,朱跃,杨兴柱. 贫困区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时空分异研究——以安徽境内大别山区12个贫困县(市)为例[j]. 地理科学,2021,41(6):1030-1038.
10、顾寒月,王群*,杨万明. 旅游地适应性循环模型修正及实证研究——以大别山区金寨县为例[j].旅游学刊, 2020, 35(6):125-134.
11、王群,杨万明. 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性共管关键变量研究——基于不同城镇不同利益主体的比较分析[j].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 自然科学版),2020,43(5):490-497.
12、王群,杨万明. 旅游小城镇居民适应性的人口学差异分析——以宏村镇和汤口镇为例[j]. 旅 游研究,2020,12(5) :14-26.
13、王群,银马华,杨兴柱,姚兆钊. 大别山贫困区旅游地社会—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[j]. 地理学报,2019,74(8):1663-1679.
14、王群.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性评价——以皖南宏村和汤口镇为例.华东经济管理,2019,33(10):33-39.
15、银马华,王群*,杨兴柱,司新新. 区域旅游扶贫类型与模式研究——以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6 个县(市)为例[j].经济地理,2018,38(4):215-224.
16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 旅游社区恢复力认知测度与影响因子分析——以千岛湖为例[j]. 人文地理,2017,32(5):139-146.
17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 千岛湖旅游地社会—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及机制分析[j]. 经济地理,2016,36(6):185-194.
18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 旅游地社会-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分析——以浙江淳安县为例[j]. 旅游学刊,2016, 31(2):116-126.(被中国人民大学《复印报刊资料(旅游管理)》全文转载)
19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 千岛湖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影响机理[j]. 地理学报, 2015,70(5):779-795.(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)
20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国外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14,29(5):895-908.
21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山岳型旅游地水资源系统安全评价——以黄山风景区为例[j].地理研究,2014,33(6):1059-1072.
22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 缺水型山岳景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——以黄山风景区为例[j].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14,28(11):48-53.
23、王群,吴春柳.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景区就业意愿分析[j].安徽农业大学学报(社科版),2014,23(1):115-121.
24、王群,陆林,杨兴柱.国外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与启示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13.
25、王群,杨兴柱. 国外旅游业碳排放研究综述[j].旅游学刊,2012,27(1):73-82.
26、王群,章锦河. 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11,27(3):93-98.
27、王群,杨兴柱,章锦河.国内旅游地水环境研究综述[j].环境科学与管理,2010,35(10):25-30.
28、王群,章锦河,杨兴柱.黄山风景区水生态承载力研究[j].地理研究,2009,28(4):1105-1114.
29、王群,章锦河,杨兴柱.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07,22(6):896-906.
30、王群,杨兴柱,章锦河.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与模式构建[j].旅游学刊,2007,22(11):47-51.
31、王群,丁祖荣,章锦河.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—以黄山风景区为例[j].地理研究,2006,25(1):171-181.
32、王群,章锦河,丁祖荣.国外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展[j].地理科学进展,2005,24(1):127-136.
33、王群,章锦河.安徽省域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规划研究,循环•整合•和谐——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,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5,380-386
34、王群,章锦河,丁祖荣.国外关于旅游地水供需矛盾的研究[j].旅游学刊,2004,19(6): 82-87.
35、王群,章锦河,丁祖荣.县域旅游规划中居民旅游感知研究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,2004,23(6):88-92.
36、王群,陆林,章锦河.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者统计探讨[j].中国人口•资源与环境,2004,14(6):72-76.
37、王群,章锦河.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市场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——以黄山、九华山为例[j].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4,27(1):83-86.
38、王群,章锦河.我国政务旅游(旅行)研究[j].资源开发与市场,2004,20(6):461-463.
代表性著作:
1、专著《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》,科学出版社,2018
2、主编《导游综合知识》,安徽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指定教材,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5
3、参编《生态旅游基础教程》
4、参编《安徽旅游大辞典》
5、参编《安徽导游基础知识》
6、参编《中国旅游大辞典》(安徽卷)
六、科研项目
1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《基于生态正义的自然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共生演进模式与机理研究》(42171239)(2022-2025);
2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《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》 (41671136)(2017-2020);
3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《山岳型旅游地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机制研究——以黄山为例》(41201149)(2012-2015);
4、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共生视角下的自然旅游地生态文明测度与建设路径研究》(ahsky2021d21)(2022-2024)
5、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性评价与共管研究”——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》(ahsky2016d23)(2017-2018)
6、主持安徽省旅游局重点课题《安徽省旅游景区发展报告》(slyjkt201523);
7、主持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课题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社区发展与适应性管理研究》(ahlyzj201406);
8、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低碳旅游景区测度及构建模式研究——以黄山风景区为例》(ahsk09-10d91);
9、主持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《旅游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与创新对策研究—以皖南旅游区为例》(2011sk714);
10、主持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课题(自然科学)《黄山风景区水供需机制及动态调控研究》(jql053);
11、主持高校本科教学提升能力计划核心课程项目——《旅游景区管理》精品课程(2013);
12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《旅游引导城市群乡土-生态空间演化的过程、格局和机制》(41930644);
13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《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过程、驱动机制及其社会效应研究》(41471130);
14、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《绿色理念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》(07bjl032);
15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地人居空间多功能转型:特征、机制与调控》(41971175)
16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旅游废弃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及测度研究》(40971301);
17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《交通要素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——以皖南旅游区为例》(40801054);
18、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《城市内部旅游流空间过程与机制研究》(41101154)。
19、项目主要负责人:《六安市昭庆寺景区旅游规划》(2016年)、《宣城千年古宣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旅游开发规划》(2013年)、《安徽泾县黄道冲和少华山庄旅游开发规划》(2011年)、《安徽芜湖县怡龙山庄旅游开发规划》(2011年)、《泾县古檀山庄旅游开发规划》(2008年)、《安徽泾县生态暨文化旅游带规划》(2007年)、《黄山芙蓉谷旅游总体规划》(2007年)、《黄山市休宁县旅游总体规划》(2006年)、《黄山市黟县乡村旅游规划》(2006年)、《黄山市屯溪区旅游总体规划》(2006年)、《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标准》(2006年)、《安徽泾县茂林皖南事变激战地及王稼祥故居红色旅游总体规划》(2005年)、《安徽省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》(2004年)、《马鞍山市濮塘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》(2004年)、《安徽省庐江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》(2002年)等多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。
七、获奖情况
1、2014年:安徽省首批旅游青年专家培养对象
2、2016年:论文“山岳型旅游地水资源系统安全评价----以黄山风景区为例”获国家旅游局优秀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类三等奖(16tal10)
3、2017年: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
4、2017年:《地理研究》创刊35周年“最具影响力论文top30”
5、2017年:《地理研究》创刊35周年“优秀成果社会杰出贡献奖”
6、2018年:论文“旅游地社会-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比较分析——以浙江淳安县为例”获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(旅游类)三等奖(18tal11)
7、2019年:专著《旅游地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》获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。
8、2019年:安徽师范大学文津学者
9、2020年:论文《千岛湖社会-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影响机理》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(f5000)
10、2020年:论文《大别山贫困区旅游地社会—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》获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
八、j9九游会的联系方式
e-mail:junyang110771@163.com